400-004-0551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省媒报道:国内领先!安徽精心布局这一产业,介绍云玺量子持续开辟量子+AI产业赛道

发布时间:2025-11-12 10:37:13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74 次

日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量子科技”纳入未来产业首位,提出推动其成为新经济增长点。作为量子科技领域重点企业,云玺量子深度衔接国家战略,在持续突破量子核心技术壁垒的同时,加速推进“量子+”场景规模化落地。


原文↓:来源《徽商》杂志第212期

2025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也被称为“量子技术元年”。在我国,量子科技已经连续三年登上政府工作报告,而安徽也正在成为这场科技风暴重要的策源地和产业高地。


科研人员正在调试天衍504量子计算机

安徽人率先用上“量子”

在经典物理世界,人不可能同时睡着和醒着,但是在微观世界,量子可以呈现“既睡又醒”的叠加态,“正是这种违反常识的特性,赋予了量子计算超越经典计算的潜力,经典计算机一次只能尝试一种可能性,量子计算机可以同时尝试所有可能性。”中电信量子集团量子计算研究员、博士后王升斌这样告诉《徽商》全媒体记者。

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安徽不仅在量子科技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安徽人也率先用上了“量子”:中电信量子集团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目前已应用于安徽气象部门,对气象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和处理,提升短期降水预测精度,误差指标降低10%。合肥主导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的量子城域网,实现了量子保密通信在政务、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全球首个覆盖量子测量、通信和计算三大方向的在运变电站坐落于合肥高新区,开创量子技术在电网工程体系化应用的先河……

与此同时,量子技术也开始向C端渗透。

在电信营业厅,消费者只需花几十元钱换一张量子SIM卡,就可以体验量子加密通话,享受量子通信带来的绝对安全。中国电信建设的全球首个天地一体、覆盖城市的量子安全基础设施已在2024年布局至全国16个城市,预计2025年可覆盖40余个城市,实现全国重点城市的互联互通。中国电信正在建设的全球首个天地一体、覆盖城市的量子安全基础设施,目前已覆盖 16城,服务近600万用户。


左:位于合肥的中电信量子集团总部大楼 右:企业员工正在使用云玺量子研发的“智能印章”

中国量子看安徽

安徽合肥高新区内,有一条被媒体广为报道的“量子大道”。30多家量子产业链企业在此落地生根,涵盖量子计算、通信和测量三大领域。合肥全市量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70余家,居全国首位,依托中国科大、国家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这里成为中国量子信息产业化的起点。

其中,国仪量子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小的传感器”——它不是肉眼可见的器件,而是位于钻石探针尖端的原子级别传感器。“探针直径只有500纳米,大约是头发丝的1%,而传感器本身尺度只有0.5纳米,比500纳米又要小1000倍。”技术人员介绍,量子精密测量能够探测极其微弱的信号,例如比地球磁场小100亿倍的磁场信号,地下深处的矿产分布,或人体心跳产生的磁场。

国盾量子的发展历程堪称中国量子科技产业化的缩影。21世纪初,全球量子科技研究方兴未艾,国内对这一新技术的认知极为有限。在国家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号召下,一支来自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决定搭建中国的量子信息“产学研用”创新平台。

“最早,国盾量子的创业团队只有十几个人,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老师,以及刚从物理系毕业的几位学生。”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盾量子副总裁周雷告诉记者。在合肥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国内第一家量子技术产业化公司诞生,开启了中国探索量子科技产业化的道路。

2020年7月,中国“量子科技第一股”国盾量子在科创板上市,首发日涨幅超1000%。中国电信量子集团和国盾量子联手;

2024年12月正式推出全国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

2025年,该公司引入中电信量子集团战略控股,正式成为国资央企控股企业。刚刚公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国盾量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74.54%,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量子计算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83.92%,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不仅仅是合肥高新区,近期,据国际权威咨询机构统计,安徽合肥量子产业排名仅次于美国旧金山,位居全球第二位。安徽省已集聚全国近1/3的量子科技企业,我国入围全球前20强的4家量子企业中,有3家来自安徽合肥。

此外,“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发射,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正式开通运行,九章祖冲之系列量子计算机不断验证量子优越性……这些应用成果无一不彰显安徽量子科技实力。

世界量子看中国,中国量子看安徽,如今,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中电信量子集团内的量子科技体验馆, 展示了量子技术的百年历程和产业应用方向

产业培育进入关键期

破解一个2048位的RSA密钥,普通计算机要算几千年,量子计算机可能只需要几小时。现代密码学建立安全密钥的方法正是建立在RSA等非对称密码体制上。在这样的背景下,“量子安全”的概念应运而生,利用量子态传输进行安全密钥交换成为一种新型的密钥建立方式。

花几千元为企业订制一个量子印章,就可以规避人章分离、公章造假的风险。2019年,实力雄厚的国有综合性建筑企业——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率先试水,成为安徽云玺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印章”的第一位客户,其下属企业、分子公司及项目部的印章管理均搭建了智能化管控体系,不仅显著提升整体办公效率,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印章使用过程中的合规风险与安全隐患。

目前,安徽云玺量子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一体式量子安全 AI 云智能印章,首创量子加密芯片与AI视觉算法深度集成方案,已通过公安部三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权威机构认证,目前覆盖北京、安徽、山东、江苏、海南等近 20 个省份的政务系统及基层治理领域。

华为、字节跳动、华润集团、国家能源集团、阳光新能源等也纷纷用上“量子印章”,2025年该公司已斩获订单1.2亿元。

安徽云玺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物童迎伟认为,云玺量子的发展印证了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可行性,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入,政企对“安全可控” 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仅量子云印章赛道,未来 10 年市场容量有望突破数百亿元。

放眼整个安徽,作为量子科技的“先头部队”,全省正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和场景应用,拓展量子科技进入政务、金融、能源等领域,构建需求牵引、场景驱动、上下游协同的应用体系,加速量子科技照进现实。

Top